前陣子升級主機以後,還沒有時間做安全性的設定,趁著目前休假的這段時間,來處理一下。通常主機的安全性設定我都是採最小權限為原則來做,那今天只會分享一些比較通用的設定給大家,原則上會採取的原則就是沒有用的東西就不要開著。
是說剛好 Akamai 的 Linode 主機上有 Debian13 可以選擇,熱騰騰的來試試看新的系統以及把手上有的 Centos 系統都汰換掉了,原因只是因為不想管那麼多套不同的系統XD,管理原則我也是走一個簡單的就好,不要複雜到自己難以處理。
目錄
主機基本設定
通常主機系統安裝好以後我會做一些基本的設定和更新,那麼在 Debian13 的話我們就是這樣操作
- 套件的清單更新、套件更新
apt update && apt upgrade
- 主機名稱的修改,這部分是方便辨識主機,改完後會需要去 /etc/hosts 底下把新的 hostname 指向給 127.0.0.1 和 localhost
hostnamectl set-hostname 你想要的主機名稱
- 安裝一些基本的套件,像我會安裝 vim、htop 這些,這就看個人需要
主機安全性設定
安全性的部分今天和大家分享比較通用的一些簡單的部分,我會針對 SSH login 以及 User 來做一些調整。
- 設定 root 以及 User 的 idle 時間以及 History 開啟日期時間的記錄
### root 的部分
vim /etc/profile
### user 的部分
vim ~/.bashrc
### 在最下方加入下面三行
HISTTIMEFORMAT="%F %T " ## 設定 History 的日期和時間
HISTSIZE=10000 ## 設定 History 保留的行數
TMOUT=600 ## 閑置時間到就登出
- 設定 SSH Login 的一些限制,我會做的項目如下
vim /etc/ssh/sshd_config
allowusers user@IP ## 鎖定能登入的 IP 和 User
PermitRootLogin No ## 不允許 Root 直接登入
systemctl restart sshd ## 修改完後要存檔重啟 sshd 服務
結論
基本上跟大家分享一些比較通用的設定,很多時候不是系統安裝好擺著就沒事了,有需要調整的東西有很多,才能夠照顧好一台主機,並且定期的備份、監控、更新,這樣才是有良好的維護。
題外話,大家知道 Debian 的版本都是用玩具總動員命名的嗎?Debian13 是 trixie 可愛的藍色暴龍,我開始用了 Debian 才知道這個XD
Linux 系統工程師,擅長 Linux 主機維運相關
想嘗試輸出點什麼的工程師
